行业技术
惊蛰有啥说法?惊蛰有什么说法呢什么意义呢
2022年惊蛰,3月05日星期五16:53
惊蛰,古称“七折”,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节气。惊蛰时间一般为公历3月5-6日。此时,天气渐暖,有春季雷阵雨。动物冬天躲在土里,不喝不吃,惊蛰则开始万物复苏。
“惊蛰”标志着仲春季节的开始;当太阳到达黄道经度时。 《月令七十二时》:“二月节……万事出震,震如惊雷,故名蛰,因蛰虫受惊而逃。”冬眠期间不吃不喝称为“蛰”;在“惊蛰节”上,天上的春雷把冬眠的动物叫醒,叫“惊”。因此,螫螫醒,螫螫醒,天气转暖,春雷渐起,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
惊蛰节气对忙碌的农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非常重视惊蛰节气,并将其视为农事的开端。春耕。唐代有句诗:“小雨多花新,雷雨起。农家闲数日,耕作从此开始。”农谚还说:“惊蛰节后,春耕不能歇”、“九株杨开,农事齐头并进”。
华北的冬小麦开始长绿了,土壤还在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不耙地就像蒸馒头一样。”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江南麦穗已经连起来,油菜开始开花了。对水和肥料的要求非常高。追肥要及时,干燥多雨的地方要适当浇水。南方的雨水一般可以满足蔬菜、小麦和绿肥作物的春季生长需要,预防湿害最为重要。俗话说:“麦沟管三通,赛跑如粪土”,“得油菜,必勤管沟”。要继续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华南地区应尽快开展早稻种植,同时做好秧田的防寒工作。随着气温的升高,茶树逐渐开始发芽,应及时修剪并追施“发芽肥”,以促进枝叶,增加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开花前应施肥。
惊蛰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景观设计实训报告总结?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训报告
北方园林景观设计认知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景观设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1年00月00日
二、实习地点
沈阳市应用生态所树木园
三、实习目的
1.通过老师讲解,能够识别常见树木,认知其科目,形态,习性,景观用途,生态价值等,为以后的景观设计打好基础;
2.通过老师讲解,了解植物配置的基本要求,直观地了解树木的形态,以便更合理的配置植物。
四,实习过程
十月十日十点,我们来到沈阳市应用生态所树木园,由生态所的孙老师为我们讲解。首先,他为我们介绍了生态所的一些基本信息。
沈阳市生态所树木园是中科院下属的十二个植物园之一,面积有五公顷,是十二个中最小的一个,却独具特色,内部种植很多树木及花卉,其中包括不少东北地区濒危树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沈阳市树木园逐渐趋向于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也吸引了很多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加入树木园科普队伍。
接着,孙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树木,包括它们的形态,习性,景观用途,生态价值等。根据孙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和我对树木的资料的查阅以及根据一些景观类书籍的介绍,我对一些树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1.黄柏(bo)
2.华山松
3.大花水亚木
4.圆柏
5.银杏
6.美桐
7.国槐
8. 槲栎
9.紫杉
10.侧金盏
11.连翘
12.杜仲
13.糠椴
14.南蛇藤
15.山楂
16.省沽油
17.天女木兰
五.实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实习,我不仅认识了解了很多以前见所未见的植物,还有对植物配置,景观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原则是适地适树,也就是说在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植物的生长习性,是否能够适应所处地区的环境,否则,植物配置再合理,也会造成后期护理的麻烦,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另外,植物在配置时,应注意植物对光照的要求,否则会影响景观效果。而且,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乔灌木混合布置已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我的另一个收获是,我明白了,要想学好景观设计,光靠看书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一定要到处走走看看,才能将植物的形态,习性了解得更加清楚,记忆的更加深刻,等到应用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比如对植物的了解太少,有关知识太过匮乏等,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必须要更加的认真,更加的努力,才能学好景观设计课程。